王之涣

王之涣

王之涣(688年—742年),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,字季凌,汉族,绛州(今山西新绛县)人。豪放不羁,常击剑悲歌,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。名动一时,他常与高适、王昌龄等相唱和,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。其代表作有《登鹳雀楼》、《凉州词》等。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,更是千古绝唱。

► 4篇诗文     ► 0条名句

收藏
下载
复制

轶事典故

  旗亭画壁   唐玄宗开元年间,王昌龄、高适、王之涣三位诗人名声都很大,又都落魄不遇。有一天,天下着小雪。三位诗人一起到酒楼去,赊酒小饮。刚坐下不久忽有梨园中十几位歌妓,在伶官带领下,登楼会宴。于是,三位诗人为避喧闹进了里间。不多久,又进来四位妙龄女郎,皆是当时京都著名的歌妓。于是,王昌龄对高适和王之涣说:“我们三人都以诗知名..

家庭成员

  王之涣与李氏的婚姻,可能还有一段罗曼史。开元十年(公元722年)两人结婚时,王之涣是已婚并且有孩子之人,年已35岁,而李氏年方二九,比王之涣小17岁,正是妙龄女子。县令的千金,嫁给父亲部属、35岁又已婚的小小县尉,颇耐人寻味。这一定是为王之涣的才华所倾倒。   靳能在墓志铭中称王之涣“孝闻于家,义闻于友,慷慨有大略,倜傥有异才”,可谓对..

后世纪念

  王之涣墓志   王之涣墓志是河南洛阳北邙山出土的墓志之一,全称为《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》,出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,现藏于南京博物院。岑仲勉编著的《金石论丛》收录全文。《文物》杂志一九六一年第八期有影印件。   王之涣塑像   王之涣塑像位于山西永济蒲州古城西郊外黄河畔的鹳雀楼内。鹳雀楼,又名鹳鹊楼,因唐代诗人..

主要成就

 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,以《登鹳雀楼》这篇而经典诗作脍炙人口,家喻户晓。  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,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(今山西新绛县),曾任冀州衡水主簿。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。因被人诬谤,乃拂衣去官,“遂化游青山,灭裂黄绶。夹河数千里,籍其高风;在家十五年,食其旧德。雅谈圭爵,酷嗜闲放。”。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..

人物生平

  身世之谜   王之涣在新旧《唐书》均无传,《唐才子传》所记也甚简,说王之涣为蓟门人。唐人靳能所作《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》记载,之涣“本家晋阳,宦徙绛郡”,则晋阳(今太原)为其原籍,做官时居绛州(今山西新绛县)。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宝元年(742年)二月,享年55岁,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(688年)。   为官不顺   武..
© 2023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

版权所有: 古诗文网 备案号:晋ICP备202300648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