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著

陈著

  陈著(1214~1297),六月十三日戌时生,小名祥孙,小字谦之,字子微,号本堂,晚年号嵩溪遗耄,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,寄籍武康县。曾祖宏,祖伸,父德刚,兄弟二人,娶童氏。

  理宗宝祐四年(1256)进士,调监饶州商税。景定元年(1260),为白鹭书院山长,知安福县。四年,除著作郎。以忤贾似道,出知嘉兴县。度宗咸淳三年(1267),知嵊县。七年,迁通判扬州,寻改临安府签判转运判,擢太学博士。十年,以监察御史知台(樊传作合)州。宋亡,隐居四明山中。元大德元年卒,年八十四。有《本堂文集》九十四卷,各本文字多残缺错漏,其中诗缺二卷。事见清樊景瑞撰《宋太傅陈本堂先生传》(见清光绪本卷首),清光绪《奉化县志》卷二三有传。

► 0篇诗文     ► 0条名句

收藏
下载
复制

轶事典故

  陈著一生,不妨先从他的两个“堂号”说起。当年,陈著把自己在父亲“喜还堂”后面的居所,称之“本堂”,意为“传家学之本,承衣冠世族”。南宋东发学派创始人黄震,还为新落成的“本堂”,专门写了一篇记。如此,“本堂”就成了陈著的别名。后世多尊称陈著为“宋太博陈本堂先生”,他的著述也以《本堂集》传世。“本堂”,就如人们熟知的“陶庵”之于..

家庭成员

陈著一生,不妨先从他的两个“堂号”说起。当年,陈著把自己在父亲“喜还堂”后面的居所,称之“本堂”,意为“传家学之本,承衣冠世族”。南宋东发学派创始人黄震,还为新落成的“本堂”,专门写了一篇记。如此,“本堂”就成了陈著的别名。后世多尊称陈著为“宋太博陈本堂先生”,他的著述也以《本堂集》传世。“本堂”,就如人们熟知的“陶庵”之于张岱..

后世纪念

陈主要著作均收入于《四库全书》中,包括:《历代纪统》《本堂先生文集》95卷《陈著诗集》34卷 《陈著杂文》55卷   纵观陈著的一生,作为南宋一员清官,他勇于“犯上”,以“独持风裁,威令肃然”的为官之道,深得官场同僚和当地民众的敬重与拥戴。在古代官场能有如此刚正不阿,政绩卓然,离任时获得民众跪泣送行的官员,实在难能可贵。   作为一位..

主要成就

  陈著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,写有不少诗文,抒发他忧国忧民和歌颂祖国河山的心情。在他离嵊后,便常赋诗撰文,寄托思念嵊县父老之情。后来,人们将陈著的著作整理刻印,广为流传。计有《历代纪统》、《本堂先生文集》95卷、《陈著诗集》34卷、《陈著杂文》55卷,均收入《四库全书》。   陈著高祖陈显,进士出身,官至户部尚书。政和二年(1112)上..

人物生平

  1256年(宋宝祐四年)进士。初监饶州(今江西省鄱阳县)商税。   1260年(景定元年)任白鹭洲书院山长。旋监芜湖茶局。相国吴潜以其才可重用,向朝廷推荐。贾似道示陈著走其门道,陈著拒曰:“宁不登朝,不为此态。”遂被放任江西省安福县令。   1263年授著作郎。贾似道推行“公田法”、贱价广收民田,陈著上疏指责似道祸国殃民,乞罢买公田。似道怒,..
© 2023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

版权所有: 古诗文网 备案号:晋ICP备2023006484号